精彩活动ACTIVITY
用话剧的方式展示非遗文化《寻访满堂音》晋京演出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7-12 10:28:33
程孟瑶
(本报讯)如果你看过电影《百鸟朝凤》,如果你被影片中焦三爷和游天明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而打动,那你千万也不要错过这部同样讲述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话剧——《寻访满堂音》。作为长江人民艺术剧院2015年创作演出的第三台大型原创舞台艺术剧目,该剧被列为湖北民族文化精品剧目,得到了湖北省民宗委的大力支持,并于2016年6月13日作为2016年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团晋京展演项目在北京民族剧院闪亮登台,赢得了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各位乡亲听我鸣,刚才唱的是满堂音,夜歇又跳花鼓灯,院坝堂屋一家亲。”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唐崖土司城遗址近邻容美土司故地,流传着传统曲艺满堂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加之新时期“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这原生态的文化物种大有濒临灭绝之势,为抢救、保护和传承这原汁原味儿的民族民间艺术样式,文化馆非遗中心工作人员们决定深入满堂音故地,拜访传人,找到藏在深山的民族艺术奇葩,并让其传承下去。原创土家乡村音乐话剧《寻访满堂音》讲的便是一个关于寻找传承的故事。
话剧以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寻访濒危的民间艺术满堂音的传人覃文举重新出山、带徒传艺的故事为线索,将容美故地原生态艺术满堂音、山民歌、傩舞、花鼓灯等一线串珠,以话剧和原生态歌舞相融合的艺术视角,全新展示湖北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绚丽多彩的乡风、乡音、乡韵、乡情,描绘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美好景象。
《寻访满堂音》创作排练历时两个月,有近百名演职人员参加。为更好烘托主旨、最大程度还原民俗风貌,该剧还特邀满堂音、山民歌、傩舞、花鼓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7位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参加演出,其中年纪最长的79岁。他们以高亢热情的唱腔表演,展示了鄂西南地区淳朴自然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该剧的演职人员正在抓紧排练,力争使《寻访满堂音》剧目成为展示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品力作。(长江人民艺术剧院供稿)
相关连接
鹤峰满堂音:容美土司艺术奇葩
鹤峰满堂音,又名琵琶板,因其多在厅堂演出,且吹、打、弹、唱同时发音而得名,仅存于鹤峰县溇水支流南渡江两岸,以及与之相邻的宜昌市五峰县湾潭镇的极小部分地方。艺人们自制的“土琵琶”,琴弦同度定音,无半音的演奏方法,使满堂音的调式特征和旋律色彩极具特色。
鹤峰满堂音是一种具有数百年历史、流传区域却不足百里的稀有曲种,其音乐、语言、道具与容美土司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在以容美土司文化为代表的土司文化研究中,满堂音成为土司时期民俗演艺的代表作。
产生:容美土司与汉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
明末清初,居于群山万壑之中的容美土司加大了与汉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步形成了容美土司时期的戏曲鼎盛时期。满堂音则是在这一独特环境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民间演艺活动。据史料记载,满堂音初为当地文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容美土司王爷上京晋见皇帝返回容美时,带回一个会唱荆河戏的皮影戏班子,皮影戏班来容美后,与当地文人们相互切磋,并与本地柳子戏及傩戏搭班演出,又吸收本地民歌音乐及语言艺术,逐渐演变发展为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的民间艺术奇葩——鹤峰满堂音。
鹤峰满堂音的主要演唱载体是皮影戏,在没有皮影的条件下,也可以单独坐唱满堂音。其演唱形式,艺人们有“三条板凳”之说。即三个人一班:杈子上一个人负责托皮影,武场一人负责打小鼓、磕子、土锣、土钹,文场一人负责弹奏自制的土琵琶、吹唢呐、打小锣。曲目中的人物行当,全凭三个人分工包干,灵活演唱。若是三人以上表演,各自承担的任务就相对轻松些。
满堂音节奏轻快活泼、富有弹性;旋律舒展流畅,洒脱豪放;唱词口语性强,乡土风味浓郁,且多为七字句结构。其生、旦、净、丑各行当的声腔各异,以控制嗓门为基本技巧,用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小生和旦角的唱腔以真嗓吐字、假嗓甩腔,风格独特,与鹤峰柳子戏颇有共同之处。从满堂音的“苦板”、“叫喊”、“滚板”、“哀子”中可以感受出这些唱腔与鹤峰傩愿戏、柳子戏、湖南荆河戏有相互融合的痕迹。
传承:六代民间艺人在穷乡僻壤中吟唱
鹤峰满堂音的传承均以师傅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没有具体的音乐唱本和文字台本,大都是师傅以口相传,艺人们可根据条纲和唱词韵辙即兴创作,自由发挥。
追溯鹤峰满堂音,有证可考的传承师傅为晚清时的周昌廷。1905年,家住燕子乡楠木村的张良之,为了使祖传之艺不至失传,把周昌廷师傅接到家中,专门教其儿子张启春、张启康、张启伦学习满堂音。现存的传人基本为张家三兄弟所传,其主要流传地为五里乡的南村村、燕子乡的桃山村。自晚清的传承师傅周昌廷,到现有艺人彭文照等这一代,满堂音有六代传人。
成立于1980年10月的五里乡满堂音半职业剧团,因经费等问题,于1984年解散。其间的4年中,该团共排演传统戏7个、现代戏13个、曲艺歌舞70余个,为湘鄂边界6县市、26个区的群众共演出520余场,接待观众27万人次之多。1983年,以贺英为原型创作的鹤峰满堂音曲艺《碧血丹心》,赴北京参加全国乌兰牧骑式文艺汇演,引起了曲艺界专家们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
现在,五里乡南村村有8人尚能演唱满堂音,且经常进行演出活动,他们是1978年成立皮影队时由张自海师傅传承的满堂音艺人。居住在燕子乡桃山村的80岁高龄的满堂音艺人张家常和陈国清,几年前仍然与徒弟们在当地乡村演出,近年来因演出班底不全,未进行演出活动,偶尔与五里乡民间满堂音艺人搭班演出。张家常尚有制作满堂音主要乐器“土琵琶”的绝技,是目前当地能制作“土琵琶”的惟一艺人。
现状:“原生态”文化物种濒临灭绝
满堂音的传统剧目达300余个,但传统演出剧目均为通常所演的熟悉剧目,逐渐淡化了相当一部分剧目的展演,致使大部分剧目因长时间无人点演而导致遗忘、失传。故现流传下来的满堂音传统剧目仅50余个。其常演传统剧目有《苦双龙》、《薛刚反唐》、《三围锁阳》、《罗通扫北》、《巧姻缘》等;移植的或本县创作的现代剧目有《三木匠断案》、《碧血丹心》、《人民英雄段德昌》、《陈连升》等。目前,五里满堂音半职业剧团的艺人们多已改行另谋工作。
鹤峰满堂音是我州现有民间曲艺中的孤品,抢救、保护满堂音对丰富中国曲艺品种和中国音乐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4年,中日韩民俗演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鹤峰县召开,鹤峰满堂音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上海师大、上海戏剧学院、河北师大的教授专程来鹤峰采风满堂音,专家学者对鹤峰满堂音具有的土司文化特征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然而,由于满堂音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伴随着传统民俗的日益淡化,加之新时期“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致使其在乡村中的展示平台日趋缩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部分老艺人的相继谢世,年轻一代基本不会演唱,满堂音这一鹤峰独有的“原生态”文化物种大有濒临灭绝之势,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物种亟待进一步加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力度。
令人欣喜的是,有关部门正加紧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将鹤峰满堂音列入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民众喜闻乐见的满堂音将再现其当年风采。